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详情

贵轩丨做转文风改作风的表率

《贵州宣传》 | 2024-08-22 15:43

今年初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专门就持续转文风改作风进行强调和部署。文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改作风必须改文风。当前,全党正深入推进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转文风改作风是这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者,贯道之器也。”文稿承担着以文辅政、以文弘业、以文载道、以文立心的重要使命。文风体现作风、事关党风,文风不正,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延安时期,“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被列为“整顿三风”的内容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他还亲自起草文章、电报、讲话提纲,撰写社论、新闻通讯,身体力行垂范优良文风。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要从端正学风做起;端正学风,要从文风做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强调“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可见,我们党对文风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以贯之的,对改文风转作风的要求也是一以贯之的。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声音的“传声筒”和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承担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能,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就决定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文风上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导向性,在改进文风上必须有更高的要求,更应走在前面,决不能忽视文风问题。

党中央反复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精文减会。精文减会不只是对数量的要求,也包含着对文件会议提质量、转文风的要求。什么样的文风值得提倡,什么样的文风应该杜绝?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不正文风的一些具体表现。

一是长篇大论,言之无物。有的讲话稿、理论文章动辄很长篇幅,好像写少了,就不能把道理讲明白、把问题讲清楚。细看之下,一些内容绕来绕去、可有可无,抓不住重点,看似正确却价值不大,只是在堆砌词句而已。这样的文稿,难以起到凝魂聚气的效果,给听众和读者留下的印象不深,行文的目的也大打折扣。

二是不接地气,言之无味。这是一些文章和宣传产品缺乏可读性、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些新闻通讯、电视报道、理论文章中,语言不够生动活泼、重学术性轻大众化等问题的存在,容易使读者产生高深莫测、枯燥乏味之感,难以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是脱离实际,言之无感。主要表现在文稿内容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上下一般粗,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难以落到实处,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不精准;自说自话,不善于运用群众的视角看问题,难与群众形成共情共鸣。这些,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格格不入。

好的文风当然与以上这些不正文风的表现相反,它应该是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是主题鲜明、简洁凝练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感情真挚的,是语言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应该成为我们党员干部的一种工作追求和基本素养。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理应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转文风改作风上走在前、作表率,在带头弘扬优良文风中促进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好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倡导“短”的文风。文章语言重在简洁深刻、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能三两句话说清楚的不要拖泥带水。当然,并不是说任何文章都以短为好,但要少讲“正确的废话”、防止言之无物。这就需要写文章的人不断提高总结提炼能力、思辨能力,善于从复杂的问题中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关键重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把道理讲明白、把实事讲清楚。

倡导“实”的文风。实,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讲真实的话不讲假话,讲管用的话不讲空话,讲经过思考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真诚朴实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文章有思想、有观点,有感情、有温度,能够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

倡导“新”的文风。常言道,文无定式。任何文稿必然有其行文的目的、基本范式,但形式、内容等却是可以创新的。要把守正创新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防止“千文一面”“一招鲜、吃遍天”,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在解放思想中创新文章的写法。这个新,既有思路、理念、举措上的新,也有语言上的新。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阅读习惯、语言习惯的变化,善于用群众爱听爱看的表达,更加积极有效做好理论舆论工作。要深入推进理论文章、新闻报道、宣传产品等的创新,多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语言,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动人心的精品佳作,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到好学能文。肚子里有“货”,才能下笔有神、落笔生花。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要始终把读书学习放在立身立业的重要位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历史文化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厚植文化底蕴,打牢知识和文字功底。在语言的学习运用上,特别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用好老祖宗所讲的富含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和时代价值的语言,为文章赋予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加强群众语言的学习。这就要真正拜群众为师,学习运用群众创造的鲜活语言,使文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充满感染力和亲切感。


Baidu
map